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行业 >

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在不到4‰的国土面积上实现18.6%的外贸总额

2023-08-05 06:17:34    来源: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文图 实习生 王宇】8月4日,第三届全国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这场自贸大家庭的聚会中,一张张“自贸成绩单”新鲜出炉。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马成芳在演讲中表示,十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累计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涉及51个城市和海南岛全岛,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18.6%的进出口总额,成绩亮眼。


(相关资料图)

建设自贸试验区十周年,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建设自贸试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年9月设立以来,今年恰恰十年。据了解,十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累计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涉及51个城市和海南岛全岛,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自贸试验区一马当先,截至目前,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带动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充分释放,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在推动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多个“第一”,包括率先实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了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等,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在引领对外开放方面,自贸试验区外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对外资的特别限制措施由最初的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引导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各自贸试验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集聚发展,形成了油气、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

马成芳认为,在推进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方面,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产业、科技、人才、管理等创新,有力促进了国家战略实施,成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引擎,服务和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的示范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前沿。

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新起点,4‰的国土面积实现18.6%的外贸总额

当下,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新起点,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更是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记者现场获悉,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296.6亿元,同比增长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21家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实现3.7万亿元,同比增长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自贸试验区发挥了改革开放高水平平台的作用。整体看,自贸试验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18.6%的进出口总额。

为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专门出台了首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点措施。

“在深入研究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基础上,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马成芳表示,重点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支持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开展试点。

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复制推广了新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今年6月,报请国务院印发新一批24项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释放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红利。”马成芳表示。

“在谋划制定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方面,为指导各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我们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以清单方式列明未来3年各自贸试验区建设方向和重点事项。”马成芳表示,清单涵盖重大制度创新、重点产业发展、重要平台建设及重大项目活动等,推动各地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国家决定从三方面着手

“上个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马成芳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首先,提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水平。“我们将支持自贸试验区立足先行先试优势,继续加强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标,促进国内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衔接和融合。”马成芳表示,将聚焦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环保等重点领域,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破冰、破题。

其次是提升市场准入水平。推动自贸试验区发挥好开放创新优势,重点在利用外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马成芳介绍道,将推动出台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最后是提升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创新水平。“我们将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统筹协调,增强改革试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出更多引领性、集成性改革举措。”马成芳称,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制度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阅读